觀點亞晨 2023-12-18 08:37:44 來源:中房網
??中房網訊 (亞晨/文)12月11日-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對于如何看待中國經濟走勢?此次會議圍繞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釋放哪些重要信息?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會后第一時間接受中央主要媒體采訪,深入解讀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應當前經濟熱點問題。
該負責人指出,明年我國經濟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從國際看,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沖突多點爆發。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據國際機構預測,明年世界經濟和貿易整體上不如疫情之前。從國內看,經濟大循環存在堵點。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意愿不夠強;部分新興行業存在重復布局和內卷式競爭,一些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企業存在不愿投、不敢投現象;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化解多年積累的房地產、地方債務、金融風險需要一個過程。
對于房地產領域,該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形勢及發展走向受到各方面高度關注。這次會議對做好明年乃至今后更長時期的房地產工作作出了專門部署。
領會好、落實好會議精神,需要著重把握好三方面內容:
一是,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今年以來,各有關方面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陸續出臺了首套房“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支持金融機構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僅11月份以來,工、農、中、建、交等五大銀行向非國有房企投放開發貸款300多億元,其中近兩周投放了140多億元。下一步,要持續關注房地產市場走勢,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做到不抽貸、不斷貸、不惜貸,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切實加強預售資金監管,確保在建項目順利完成。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防風險、穩市場的政策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二是,抓緊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這是黨中央根據房地產發展新形勢作出的重大部署。“三大工程”既是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有利于帶動房地產相關投資消費,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目前,有關工作已經啟動。下一步,要抓緊完善各項配套支持政策,盡早推動一批項目落地實施,形成實物工作量,見到實實在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是,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次會議就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要在推進“三大工程”建設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滿足工薪收入群體剛性住房需求,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要針對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奠定良好的體制基礎。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正處于轉型期,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持續發展仍然有廣闊的前景和堅實的支撐。隨著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持續落實,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實施,相信一定能夠有效化解風險,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自然資源部:做好房地產領域“三大工程”配套政策保障
2023-12-18圍繞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做好房地產領域“三大工程”配套政策保障。央行: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2023-12-18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房地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京滬同日放“大招”,購房政策迎來重磅調整
2023-12-15政策優化內容涉及降首付、降利率和調整普通住房標準。住建部:債務違約不等同為“爆雷”或“資金鏈斷裂”
2023-12-14理性地看待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問題,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房地產三大任務
2023-12-13將化解房地產風險放在首位,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銀行房企密集座談,說明了什么?
2023-12-12摸底融資需求,改善融資環境。百強房企銷售降幅繼續擴大,12月或迎改善
2023-12-07市場仍處于筑底階段,投資意愿尚無起色。房地產行業調整對地方財政影響如何?財政部回應了
2023-12-06房地產市場下行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帶來的影響可控。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