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 11:37:10來源:中房網
一、類型:特色商業街區風貌的認識新維度
談到商業街區的風貌,尤其是一個城市名片級別的特色商業街區的風貌時,對于風貌的選取與確定,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簡單來說不外乎兩種維度:從時間的維度上,選取某一時期的風格,漢唐風格,明清風格,現代風格,等等;從空間的維度上,選取某一地區的風格,中原風格,江南風格,甚至是異域風格,等等。當然,這兩種維度都不只是針對特色商業街區的,對于其他物業類型同樣適用。因此,這種淺顯的選取維度并不能深刻剖析特色商業街區風貌的深層屬性。這篇文章,我們將嘗試從類型的角度,重新認識特色商業街區的風貌問題。
類型,按照當代西班牙建筑師拉斐爾•莫尼歐(R. Moneo)的定義,就是“按相同的形式結構,對賦予特性化的一組對象所進行描述的概念”。類型,源自于人類對于同類問題做出的同類反應。因此,討論商業街區風貌的深層次屬性,也就是類型化屬性,要從商業街區使用者的空間心理特征談起。
隈研吾在《十宅論》中談到從使用者的空間心理需求角度,把日本的住宅劃分為十種類型。只可惜他只把這種分類方法使用在住宅空間上,如果擴大范圍,商業街區肯定會被歸類為“咖啡吧派”(空間屬性與咖啡吧相似)。逛街的人群與去咖啡吧的人群心理訴求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換一個角度來欣賞自己,欣賞自己的優雅與從容,差別只是咖啡吧里的表演更為靜態與細膩,而商業街區里的表演更為動態些,空間跨越尺度更大些。尤其是現代商業街區的購物功能逐漸退化,而休閑功能不斷強化,這種“表演”的屬性會更為突出。從這個角度講,商業街區,與咖啡吧、舞臺一樣,空間處于襯托角色,而其間的人物以及人物的表演才是真正的主角。商業街區空間類型的舞臺屬性,也決定了商業街區的風貌有自身內在的要求。
1、層次感、戲劇化
商業街區與舞臺一樣,空間只是為了讓角色更好地表演。一個商業街區的空間序列,就是一場體驗者不斷探索與發現自身的戲劇。在空間的變幻與場景的切換中,體驗者從更多的角度探索自己的另一面。而要激發這種“表演行為”,需要空間與場景本身具有激發的功效。首先,它必須是曲折的、富有層次感的,讓探索本身不斷有驚喜,充滿樂趣;其次,它必須是入畫的,畫面本身就具有美感。而檢驗的一個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空間與場景適不適合拍照。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這樣的案例——深圳歡樂海岸曲水街。
曲水街位于深圳華僑城歡樂海岸東區,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項目以"找回深圳消失的漁村"為理念,規劃設計圍繞這一故事主線徐徐展開,猶如舞臺布景一樣。在風貌控制上,暗灰色的建筑被處理成整個場景的背景,蜿蜒曲折的流水、造型豐富的小橋以及郁郁蔥蔥的綠樹,構成了整個畫面的又一個層次。這樣的場景,就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漁村畫面。同時,水系、步道、橋連成的曲折路線,又把這些畫面串成一部曲折跌宕的戲劇。這樣的空間與場景,是非常適合散步與拍照的,從而契合了逛街人群“表演和換一個角度來欣賞自己”的心理訴求。
曲水街
2、布景裝飾重于實體建筑
如果我們把商業街區還原到最初始的原型,那就是“一條過道,兩邊堆放商品”的露天集市。在這樣的原型中,并沒有建筑,商品以及過道上的人是最重要的。而當現代商業街區的主要功能由購物讓位于休閑時,“人”成了商業街區唯一的主角,商業街區的場景與風貌就是圍繞著這一主角的布景。作為習慣了“蓋房子”的開發商,尤其是從其他物業類型轉型為商業街區的開發商,往往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建筑本身,卻忽視了商業街區的“布景屬性”。
如果我們對比天津兩個商業街區的風貌打造,就會明顯地發現商業街區的“布景屬性”。
天津小白樓1902歐式風情街位于和平區開封道,地處小白樓中心地帶,商業街區是由舊建筑改造而來的。但放在“遍地是寶”的天津,這些舊建筑的級別并不高,本身無法構成很強的吸引力。商業街的打造重點也并沒有放在建筑上,而是整條商業街的布景化的場景營造。遮陽蓬、花臺、雕塑,以及擺到馬路邊上的休閑座,營造了濃郁的休閑氛圍。這些正是圍繞著休閑人群的精心化的布景,建筑的實體退身到讓人感覺不到的位置,空間里的人成了主體。因此,整個商業街區的人氣非常高。
天津小白樓商業街
相比小白樓1902歐式風情街的軟手段,同在天津的老城廂•天街的手法就顯得有點過“硬”了。
天街項目位于老城廂鼓樓商業街西側,TOWN中堂別墅區北側,占據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商業沉淀。天街總占地面積1.5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29萬平方米。定位于天津國際精品第一街,天街項目采用集群設計的手法,邀請了一批國內新銳建筑師參與設計。建筑成為整個商業街區的主角:抽象的屋頂形制、探索性的材質利用、新奇的空間形式,一系列的現代建筑創新手法都應用到了這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整個商業街區沒有任何宜人、舒適的停留空間,人在整個商業街區中幾乎就沒有“立足之地”。盡管黃金地塊支撐起了商業街區的銷售火爆局面,但整個商業街區運營情況非常不理想,2009年開業到現在,大部分商鋪依舊空置,逛街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老城廂天街
表演、自我欣賞、探索與新發現,商業街區使用者這些類型化的行為模式,也決定了商業街區風貌打造上有相應的類型化要求:舞臺化、戲劇化、布景化。 這些屬性,與其他很多類型的物業差異巨大。商業街區的開發中,只有從這些屬性出發,以消費者為中心,營造一個舞臺化的空間,才能最大化契合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激發消費行為。
三、商業街區的類型語匯——承載典型集體記憶的典型形象符號
之所以建筑類型具有語義學的屬性,能夠用語匯進行表達,是因為建筑和語言一樣,具有語境和文脈的屬性,如同語言總是先于任何使用語言的個人而存在,建筑的系統也是先存在于任何建筑師的創造之前的。因此,建筑如同語言中的詞匯,在被使用之前,就帶有與生俱來的意義,與人類的集體記憶存在著預設的關聯。而這種關聯性也為我們賦予建筑以意義和內涵提供了新的路徑。
著名建筑理論家阿爾多•羅西在《城市建筑學》中,從歷史和城市的角度,把類型這種“經久和復雜的事物”上升到形式構成邏輯原則的高度。也就是說,歷史與時間賦予了類型以自身的意義,而且這種意義構成了邏輯與原則,繼而形成建筑本身的價值。
具體到特色商業街區的類型問題,有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宏觀層面上,特色商業街區,往往承擔城市名片的職能,是一個城市形象的高度濃縮。因此,特色商業街區承載的必須是城市的典型性集體記憶。微觀層面上,特色商業街區的風貌打造,要選擇能夠表達這一集體記憶的典型語匯和符號。
1、內涵:典型集體記憶
一個城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總會形成自身的集體性記憶,而其典型記憶的載體,就是這個城市的形象名片。當然,對于一個城市典型記憶的提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一個城市都是綜合的,歷史也是非常豐富的。而城市之外的人對于這個城市總會進行類型化的總結,這一類型符號逐漸與城市形象建立起關聯關系。因此,典型記憶的提煉,需要站在旁觀者的視角,提煉出極具代表性、典型性、甚至是唯一性的特質。也只有這樣的特質符號,才能夠承擔起城市名片的職能。
1912,作為近些年迅速崛起的商業街區品牌,對于城市文化的提取是非常成功的。
1912品牌系列,起源于南京。南京,作為有著超過25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的“六朝古都”,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但1912只是選取了“民國總統府”這一個片段,而這段歷史也是南京市對于當代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南京1912商業街是緊鄰民國總統府,利用周邊5棟老建筑,并復制若干仿古建筑共同形成的街區。青紅相間,古樸精巧的民國風格,再現了那段中西交融、世事沉浮的歷史,成為南京城市記憶的典型載體。民國的風貌,以及引入的現代都市休閑業態——南京1912商業街區成為了南京的城市會客廳和形象名片。1912品牌,在復制發展中,保留了對城市文化精確提煉這一核心競爭力,到揚州,成了鹽商文化;到蘇州,成了李公堤遺留的江南園林文化。這些文化與相應的城市,都存在著高度確定性的關聯關系。
南京1912
感知的類型化總結,從而讓城市的形象感知有一定的確定性和唯一性。特色商業街區,要打造成城市的形象名片,一定要提煉出這個城市的典型性集體記憶,才能與外界對這個城市的感知系統進行關聯與共振,獲得最大化的傳播效果。
2、語匯:典型形象符號
建筑的語義學屬性,讓建筑的形象符號擁有自身的意義。特色商業街區風貌打造的意義表達,就是對這些典型形象符號的選取與再創造。
說到符號的選取,很多商業街區開發失敗的根源就在于沒有處理好風貌與功能的關系。有些過分強調傳統風貌的保留,無法滿足現代業態的經營需要,結果導致業態設置不合理等功能問題;有些過分偏向于功能需求,則在改造中破壞了傳統風貌,喪失了吸引力。而成都寬窄巷子在這方面,不僅巧妙選取了一系列特別精確的語匯符號:院落、宅門和街道,而且進行了符號分離。街區通過宅門、街道這兩個元素進行傳統風貌的營造。院落,本身就是成都傳統悠閑的生活的符號,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符號在平面布局上,創造了極大的靈活性,從而在不破壞傳統風貌的前提下,為現代業態經營需要的空間改造創造了條件。風貌語匯符號的精確選取與巧妙組合,使得寬窄巷子成為融合成都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的雙重載體,成為城市的形象名片。
符號的再創造手法是多種多樣的,并不僅限于原貌的復原。1912品牌系列在復制發展的過程中,對文化符號的演繹手法也在逐漸發展。1912品牌的最新作品,合肥1912,移筑了一個傳統風格老戲樓,作為項目的文化標簽。同時,項目對以馬頭墻為典型特征的徽派建筑進行了現代演繹。原汁原味移筑的老建筑與現代手法演繹的新徽派建筑,共同構成了徽派建筑文化的發展脈絡。整體風貌展現的是一種動態的、有機更新的文化,是對文化的一種新的表達與體驗方式。
符號,就如詞匯,本身攜帶著固有的意義。特色商業街區風貌的營造,就是根據要表達的意義,精確選取相應的符號并進行組合與再創造。難怪1912集團總裁陳俊先生會半調侃地說:“所謂的中西文化,就是青磚紅磚,青磚多一些,中國的味道就濃一些,紅磚多一些,西洋的感覺就強一點。”雖然這一說法聽上去簡單,但也反映出陳俊先生在多年的特色商業街區開發中,已經深刻理解了風貌營造的符號屬性。
四、結語
風格,只是對形象的總結符號;而類型,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類型化特征,決定了特色商業街區風貌自身獨特的屬性與要求;而感知與記憶的類型化特征,讓記憶與符號建立了關聯,從而為特色商業街區的價值賦予創造了路徑。特色商業街區的風貌打造,遠不止是某種風格的選取,而要深入剖析商業街區的空間屬性與城市文化的類型屬性,這樣才能打造出能夠承擔城市形象名片使命的特色商業街區。
作者:鄭傳生
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選自《技術要點》41期《特色商業街區》
技術要點法律聲明:
文章版權歸華高萊斯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本公司允許,不得擅自進行轉載或作其他任何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