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4 10:10:37
2012下半年房地產形勢預判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預測
2012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名義增長16.6%,同比增速持續回落。房地產投資增幅的高位回落,與整體市場的全面調整密不可分。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累計達到5.08萬億元,同比增幅為15%。第三季度開發投資凈增長2萬億,基本與第二季度持平。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預計維持在7.22萬億的預測水平上,同比增長12%。總體看,房地產開發投資能夠保持雙位數增長,但增速較去年有了明顯放緩。
依據一:房地產市場短期回暖,但不會出現大范圍持續性反轉,開發企業投資依然謹慎。雖然二季度末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久違的回暖,但這輪回暖是由前期積累的自住型購房需求帶動和支撐的。限購政策不放松,決定了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依然被緊緊遏制。開發企業獲得市場快速去化的窗口期比較短暫。在政策依然不明朗的情況下,企業投資積極性依然不高。
依據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商業地產、旅游地產等推動開發投資增長。下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依然是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上半年更加注重開工率的完成,下半年則更加側重后續投資的跟進及相當規模保障房的完工,這就決定了下半年保障房投資規模要加大。另外,非住宅領域的商業地產、旅游地產依然是開發企業關注和投資的新興領域,在開發投資總額總的占比將繼續提高。
依據三:“穩增長”因素。下半年是我國落實“穩增長”的關鍵期,政治局會議強調了加大普通住房供應和消費,房地產市場的穩步發展包括投資的增長也是確保宏觀經濟“穩增長”的重要一環。
二、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預測
(一)房地產資金來源總額增10%左右
2012年上半年,受市場回暖因素影響,資金來源總額穩步增長,二季度同比增幅也一舉扭轉了此前三個季度下降的趨勢。其中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的貢獻度最大。
雖然央行表示當前的貨幣寬松是定向寬松,房地產貸款依然受到限制,但隨著貨幣政策逐步放開,特別是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典型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房地產資金的外部供應環境依然寬松,各類資金可以曲線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從而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將有所改觀。預計前三季度,房地產企業資金來源總量達到6.78萬億,同比增長9%。第三季度資金來源總量達到2.45萬億,達到近四個季度的新高。預計全年房地產資金來源總額達到9.2萬億,同比增長達到10%。
(二)資金來源結構中,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占比將上升
2012年二季度資金來源結構中,國內貸款占比較一季度下滑了5個百分點,表面原因是國內貸款總量環比回落,本質原因是緊縮性調控政策依然對開發企業限制貸款,即貨幣政策定向放松,有保有壓,房地產領域正是被“壓”的對象。預計第三季度,國內貸款形勢不會好轉,但外部流動性寬松會促進自籌資金及其他資金來源的占比上升,總量同比也將保持正增長。
三、土地市場預測
(一)房地產土地供應總體表現為量跌價滯,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應保盡保
2012年上半年房地產用地供應量同比有所回落,地價漲幅逐季收窄,流標流拍宗地數量較大,總體上市場呈量跌價滯局面,景氣度較低,處于盤整下行階段。上半年房地產用地供應5.97萬公頃,同比減少15%。其中,住房用地供應4.08萬公頃,同比減少21.7%。
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房地產用地供應量價會略有回升,前三季度累計住房用地供應量在7萬公頃左右,基本格局仍將保持平穩。全年住宅土地供應量12萬公頃左右,同比下跌12%。
房地產企業購置土地面積一般為土地供應量的30%左右,預計全年開發企業購置面積總量在4億平方米左右。保障房用地三季度將保持平穩增長,全年要完成700萬套保障房開工任務,第四季度預計用地會有所增加,綜合分析,前三季度保障房供地1.8萬公頃,全年2.8萬公頃,實現保障房用地的應保盡保。
由于下半年是國家“穩增長”的關鍵期,民間版“4萬億”投資計劃已經悄然啟動,工業倉儲、交通等基礎設施用地的占比將逐步上升。
(二)土地市場整體回調與高價地塊涌現同時存在
2012年上半年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為1.7億平方米,同比回落了2成,土地市場整體回調明顯,土地流標流拍現象增多。由于房地產緊縮調控政策不變,甚至有進一步加強的態勢,開發企業拿地將更加謹慎,央企被要求配合中央政府“抑房價”,在高價地的獲取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約。
雖然目前一些地方出現了所謂的“地王”,但這類地塊大都屬于優質商務地塊,屬于稀缺地塊,拍出高價實屬正常。因此,“地王”的存在與大資金的投機炒作關系不大,也太可能引發全面的土地市場價格反彈。
下半年土地市場依然處于整體調整的狀態,全年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預計在4億平方米左右,較去年有小幅回落。2012年保障房新開工量比2011年明顯下降,開發商購置保障性住房用地總量減少。
(三)全國土地成交均價漲幅將繼續收窄,全年漲幅3%左右
2012年上半年,地價總體平穩,同比增速持續放緩,重點區域住宅地價環比仍為負增長。前兩個季度住宅地價環比增長率分別為-0.04%、0.13%,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7%、1.77%。隨著土地市場的繼續調整,住宅地價下半年增幅繼續回落,但全年整體增幅在3%左右。
四、房地產市場供給預測
(一)2012年第三季度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環比回升,全年新開工面積下降5%
2012年上半年房屋新開工面積9.23億平方米,同比下降7.1%,市場調整幅度超過普遍預期。下半年第三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狀況將有所緩解,融資和回款速度加快,加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剛性任務,總的新開工面積將環比回升。但全年新開工數據依然維持同比回落5%左右的預期。
2012年上半年房屋竣工面積3.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0.7%,增速較一季度有回落。全年預計竣工面積在10億平方米,同比增12%,增速進一步回落。
下半年開發企業將繼續抓緊以價換量銷售措施,把握銷售窗口期,預計有兩種做法,一是即將完工的項目盡快竣工銷售,二是剛開工的項目適當延長施工周期。開發企業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未來半年到一年依然是政策緊縮期,樓市的冬天還未過去,市場預期也不宜太樂觀。企業保持健康現金流,依然是未來可持續生存的關鍵。
(二)住房供應結構以自住需求為導向
不久前召開的政治局工作會議,要求“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別是中小套型住房供應,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滿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政策的落腳點是滿足居民合理的自主性住房需求,這種需求可以是首套,也可以是第二套,但用途要求是自住。從居民的消費能力看,高端住宅也可能是自住需求,但比例不會太大。大部分自住需求應該是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這是由居民收入結構和消費能力決定的,也是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的。
(三)商辦類物業供應比例增大
從去年及上半年的新開工情況看,商辦類物業的增幅明顯高于住宅物業,按照一般施工周期,下半年或明年,商辦類物業的竣工和實際市場供應量將明顯增長,占總體市場供應的比例也相應增大。
五、房地產市場需求預測
(一)2012年商品房銷售量預計持平或略低于去年水平
2012年上半年商品房成交量4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0%。雖然上半年市場整體調整態勢明顯,但5-6月份的反彈顯示了市場剛性需求的潛在動力。另外,限購政策效力的遞減作用下,部分改善型需求甚至投資需求也能夠再次進入到市場中,也助推了市場成交量和價格的回升。預計下半年商品房銷售形勢將延續回暖的態勢,全年市場可能并不會太悲觀,而是相對去年持平或略有回調。
主要影響因素:一是市場預期已經發生改變。在貨幣政策持續寬松,地方政府不斷試探微調政策,與市場成交量的不斷上升促成了市場向上發展的預期;二是“金九銀十”房產傳統銷售旺季到來,下半年市場表現也不會太差;三是市場回暖可持續性和高度存局限性。回暖主要動力是自住型和改善型購房需求,大部分投資投機需求被阻擋,這就意味著銷售量不會大規模井噴;四是中央要求“切實防止房價反彈”,控制房價必然會影響到成交量的擴大。
兩方因素共同決定,今年整體樓市將會在相對理性、可控的狀態下發展,整體成交量與去年持平或略低。
(二)貨幣政策繼續寬松放大了市場回暖預期
預計下半年央行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次左右,降息1次左右,貨幣政策繼續沿寬松軌道推進。對于房地產市場,央行銀監會表態要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即在限購限貸框架下,對首套購房需求要給予相應的信貸優惠,二套房相應提高貸款門檻。開發信貸方面,雖然國內貸款占企業資金來源的比重在上半年有所下降,但下半年情況將有所改觀。綜合看,從消費到開發,貨幣政策放松有利于市場回暖預期的增強。這也是將增加“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的成色。
六、房地產市場價格預測
]
(一)全國商品房價格觸底,同比價格底部將在3季度左右出現,環比價格小幅反彈
2012年上半年末,70大中城市房價指數整體表現為同比持續下降,環比指數開始反彈。
由于下半年房地產企業庫存壓力開始減輕,企業銷售資金回籠狀況好轉,整體市場有持續回暖的趨勢,下半年整體價格走勢是同比繼續下降,最低幅度可能在第三季度末出現,全年綜合指數出現3-4%的降幅。環比方面,下半年三季度可能維持小幅反彈的態勢,但由于“控房價”政策因素的存在,房價環比一般也都維持在正負0.5%的范圍內。
預計可能出臺的新調控政策力度不會太大,對市場的影響力有限,房價盤整幾個月后,快則四季度,慢則明年上半年,仍將進入振蕩式的小幅上升通道。本輪市場調整過程中,房價最低迷的時點已經過去。
(二)一二線城市房價探底回升堅決,三線城市依然有下調空間
6月份,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增幅都出現了近8個月來首次正增長,在三類城市中,一線城市環比漲幅最大;而三線城市依然是負增長,但跌幅已經明顯收窄,反應相對滯后。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指數依然最低,一線城市在探底過程中下降最為明顯。總體而言,三類城市房價走勢粘合、趨同。
下半年,一線城市房價在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情緒帶動下,繼續趨穩,回升。相對三線城市,一線和二線城市的房價更有需求支撐。三線城市依然在消化去年以來資金推動行情的價格負擔,在下半年可能出臺的房產稅試點、異地限購等政策影響下,價格還有下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