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趙宇航 2021-08-04 10:40:20 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
??“一位極富智慧的建筑人。”坐在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錦章面前,聽他將建筑業改革歷程娓娓道來,這是筆者心中最深的感觸。
??智慧,不僅表現為淵博的學識、胸中的丘壑,更體現為對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談到“十四五”時期如何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劉錦章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要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要了解中國建筑業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現在處于什么樣的歷史方位,這對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何方
??——從支柱產業、惠民產業向“中國建造”品牌進軍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建筑業在黨的領導下實現跨越式發展,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文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劉錦章將建筑業改革發展歷程分為3個階段。
??新中國成立后,建筑業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國家把有限的資金重點投入到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國十周年時的“北京十大建筑”、“156項重點工程”和“三線建設”中的一大批國防科技工業項目等。這些項目的建設,極大地改變了新中國的基本面貌。
??改革開放后,建筑業成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率先實行改革:開展用工制度改革,全國學習“邯鄲二建”;深化政企分開,國家、省市建工行政管理部門改為企業,與政府脫鉤推向市場;推行“項目法”施工,管理層、作業層兩層分離,社會化配置資源;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股份制和民營企業在行業中占總量的90%以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在這五項改革推動下,我國建筑業大發展、快發展序幕拉開,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如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秦山核電站、首都機場T3航站樓項目建成,建造水平達到同期世界先進。
??進入新時代,我國建造能力和技術水平突飛猛進,超高層、深基坑、大空間、大跨度的高難度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港珠澳大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敦煌文博會場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標志性工程相繼建成,特別是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建設“兩山醫院”創造的“中國速度”,集中體現了中國力量。
??“建筑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關乎民生的惠民產業。”劉錦章表示。他用一組數據表達對我國建筑業所取得成就的自豪:1950年建筑業總產值僅13億元,1956年突破百億元,1988年突破千億元,1998年突破萬億元,2011年突破10萬億元,2017年突破20萬億元,2020年達到26.4萬億元;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長到目前的40平方米;中國大陸45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7969.7公里;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16萬公里,鐵路里程超14.6萬公里,高鐵運營里程超3.8萬公里,比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中國建造”品牌享譽國內外。
??走向何處
??——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邁進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貌煥然一新,這與建筑業全行業的努力密不可分。如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劉錦章強調,建筑業從業人員要深刻理解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形勢,清晰認識到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建筑業已處于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關鍵轉折期。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工程建設提速;2000年至2011年,建筑業規模高速增長,平均年增長率20%左右;2011年至2014年平均年增長率維持在10%左右;2015年至今已降至6%左右。結合國家經濟發展形勢和建筑業改革實際,劉錦章分析認為:“‘十四五’時期,建筑業面臨的任務,是如何推動我國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邁進。”
??要實現這一目標,劉錦章提出,必須借助新技術,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他表示,從產業革命的角度看,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引發新的產業革命,從而推動各行各業跨越式發展。現在,人類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數字時代”,建筑業必須將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AI(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入建造過程,讓以數字建造為代表的新技術引領建筑業新一輪變革,實現“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向“建造強國”邁進。
??如何發展
??——新型建筑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深度融合
??認清形勢之后,明確方向是關鍵。劉錦章認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建筑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重點在于新型建筑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深度融合。
??劉錦章表示,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新”,是指傳統建筑工業化需要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與“雙碳”目標相融合。以裝配式建筑等新建造方式為載體,新型建筑工業化能夠更有效提升工程質量、促進節能環保、提高建造效率、降低建設成本。
??“智能化是建筑業另一未來發展方向。”劉錦章稱,“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將催生全新的建造施工方式,建筑業智能化發展勢不可擋。”目前,使用工業機器人進行自動砌筑墻體、綁扎鋼筋已經實現,一些新興智能建造機器人已能夠完成輕鋼龍骨隔墻的裝配、自動碼磚、自動碼地板以及水泥3D打印等施工作業,未來還將實現遠程現場環境監測、建筑物三維建模、施工質量監測、安全巡檢等功能。
??“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發展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要義,也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劉錦章看來,“建筑業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行業。”未來,綠色建造聚焦施工階段、綠色建筑聚焦建筑產品本身,將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被動式建筑、零碳建筑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并取得進展,技術的進步會推動建筑產品迭代更新。
??在新型建筑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深度融合基礎上,劉錦章強調,建筑業還應推廣以智慧供應鏈為代表的智慧服務。建筑業擁有5500余萬從業者、幾十萬家企業,關聯著上下游50多個行業,必須要有價值鏈和供應鏈思維,用數字化構建全產業鏈的綠色生態系統。未來,建筑業將朝著“平臺化發展、產業鏈共贏”模式,構建產業發展生態圈,創造全產業的智慧服務。
??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劉錦章稱,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凝聚“藍色力量”,推動“綠色發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圖景將逐步顯現。未來,中國建筑業協會將以黨建引領協會各項工作,堅持“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會員”宗旨,以為會員提供有效服務為主線,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為建筑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日前,協會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舉辦首屆綠色智慧建筑博覽會,集中展示建筑業在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時期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體現中國建造力量和大國工匠精神,社會反響良好。順勢而為、強化職能、服務行業,或許,這才是劉錦章胸中的“大智慧”。
??宋健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