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帥卿 劉亞 2025-08-28 09:26:39 來源:中房報
??擱置近5年,恒大集團未竟的“頂豪夢”,正被一家內蒙古能源巨頭重新點燃。
??近日,上海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公示了原恒大集團虹口區北外灘街道HK286A-03a號地塊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這個曾被恒大集團寄予厚望、計劃打造頂豪的核心地塊,如今由內蒙古能源巨頭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泰集團”)接手,即將以 “改善型豪宅” 的定位重啟開發。
??這場跨越5年的地塊易主,不僅是恒大集團債務重組的又一落地案例,更揭開了 “煤炭工業旗幟” 伊泰集團跨界地產、進軍一線城市的戰略考量。
??5年曲折易主路
??北外灘與外灘、陸家嘴構成上海核心濱江 “三足鼎立” 格局,HK286A-03a與03c 兩宗地塊因緊鄰白玉蘭廣場、直線距離黃浦江僅300米,2020 年一經出讓便被冠以“鉆石地塊”之名。
??當年 9 月,恒大集團在38輪激烈競價中擊敗保利發展,以 22.95億元總價拿下這兩宗歷史風貌保護舊改地塊,成交樓板價約5.1萬元/平方米,溢價率 10.87%。
??恒大集團原計劃將其打造為 400平方米左右的頂豪大平層 “恒大外灘天璽”,作為其上海核心資產的標桿。然而,資金鏈危機爆發打亂了所有計劃。
??為快速回籠資金,恒大集團拿地后迅速將項目 70% 股權轉讓給光大興隴信托旗下子公司,自身僅保留30%股權。2021年恒大集團陷入財務困境后,項目徹底停滯,地塊面臨閑置處罰與回收風險。
??直到 2023 年底,恒大集團將剩余30%權益全部轉讓給光大信托,正式退出。令人意外的是,短短15天后,光大信托便將30%股權轉讓給伊泰置業(上海)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公示信息,該項目的建設單位為上海恒耕置業有限公司。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伊泰置業(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控股,而后者又由內蒙古伊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項目最終的實質控制方正是“煤老板”伊泰集團。
??與恒大集團最初規劃不同,最新公示方案顯示,HK286A-03a 地塊用地面積 9963.6平方米,容積率 3.47,將打造 2 棟高層住宅、1 幢保障房及復合商業配套,計容建筑面積 34586.76平方米。
??相鄰的 HK286A-03c 商辦地塊總建筑面積1.57萬平方米,容積率4.03,已于2024年10月完成方案公示。
??伊泰置業內部人士曾透露,該項目作為伊泰集團在上海的首個住宅項目,將摒棄現有 “天驕”“華府” 等產品線,以全新產品系主打“改善型豪宅”,并非恒大集團原計劃的超大面積頂豪。
??“這是典型的‘產品定位下沉’策略。”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伊泰置業選擇中小戶型改善產品,既貼合北外灘當前市場需求,也能憑借 5.1萬元/平方米的樓板價(遠低于 2024 年綠城北外灘地塊 12.6萬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形成成本優勢,有望以“高性價比江景住宅” 切入市場,成為區域高端產品的差異化補充。
??然而,伊泰集團在上海高端市場的“首秀”面臨嚴峻挑戰。2025年的北外灘高端住宅市場正迎來“神仙打架”,金茂璞元、華潤外灘瑞府、綠城北外灘項目相繼入市。
??8月初,金茂璞元99套房源以均價16.6萬元/平方米推出,認購率約175%;外灘瑞府錨定總價2000萬~3000萬元級;綠城項目預計推出建筑面積200~310平方米大戶型,價格或將沖擊20萬元/平方米。
??相比之下,伊泰集團項目僅規劃2棟住宅,且包含大量商業配套,產品的純粹性和市場接受度面臨考驗。
??同時,地塊內還保留著約5600平方米歷史保護建筑,規劃要求完整保留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建筑格局,商業占比需達35.55%以上,辦公占比不超過20%,且商辦部分須整體自持至少20年,對開發商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
??此外,市場對伊泰集團的品質信任度仍需夯實。有網友反映,其接手的呼和浩特伊泰?華府瑞吉一期存在“減配”“實際與宣傳不符”問題。
??更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7月,伊泰控股的內蒙古展豐房地產開發的伊泰?華府瑞吉(西區)項目曾發生車輛傷害事故致1人死亡。
??這些過往爭議都在提醒著伊泰集團,上海項目需在品質管控與安全生產上投入更多精力,才能打消購房者顧慮。
??針對“如何克服品牌影響力不足”“已交付項目品質投訴是否建立標準化處理流程” 等市場關切問題,記者致電致函伊泰置業集團尋求回應,其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具體情況,且無法聯系到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尚未收到采訪函回復。
??能源巨頭的跨界底氣
??能在恒大集團債務重組中接手上海 “鉆石地塊”,并敢于挑戰一線城市豪宅市場,伊泰集團的底氣源于其深厚的企業實力。在上海地產圈,“伊泰” 的名字或許略顯陌生,但在煤炭行業,它是響當當的 “鄂爾多斯標桿”。
??內蒙古伊泰集團成立于1988 年3月,最初由創始人張雙旺帶領21名行政超編人員、以45 萬元啟動資金起步,歷經多次創業嘗試后,憑借鄂爾多斯豐富的煤炭資源轉向煤運主業,逐步成長為以 “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為基礎,鐵路、煤化工為核心,房地產、現代農牧業為互補”的大型清潔能源企業。
??如今的伊泰集團,已是中國企業500強(2024 年排名第449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24 年排名第227位),擁有74家控股子公司、總資產超1000億元、員工6300余人,業務覆蓋國內20多個省區市及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
??伊泰集團的穩健發展,離不開創始人張雙旺的掌舵。這位曾登頂 “內蒙古首富” 的企業家,在37年創業歷程中經歷多次關鍵轉折。
??1998年推動公司從純國企改制為“國有控股 63%+ 職工持股37%”;2001 年在煤炭行業寒冬中,又迎來鄂爾多斯市政府國有股全部退出,實現全員持股的民企轉型;此后抓住煤炭市場紅利期推進機械化改造,帶領伊泰集團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
??在資本運作上,張雙旺同樣展現出遠見。1997 年推動“伊煤 B 股”上市,2012年實現H股上市,為企業募集大量發展資金。截至2024年,張雙旺與其子張東海以170億元財富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不過,2024年8月的管理層變動曾引發市場關注。伊泰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由創始人張雙旺之子張東海變更為劉春林,父子二人正式退出管理層。這一變動曾引發市場熱議,甚至傳出 “張雙旺移民美國” 的傳言,伊泰集團未予回應。
??從公開信息看,張雙旺家族仍牢牢掌控伊泰集團。天眼查顯示,張雙旺持有集團控股股東內蒙古伊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37.54% 股份,張東海持股 3.78%,分別為第一、第二大股東,張雙旺仍是實際控制人。這種 “管理權移交、控制權保留”的模式,確保了伊泰集團戰略的延續性。
??房地產雖然不是伊泰集團主業,卻是其 “非煤產業互補” 戰略的重要板塊。天眼查顯示,張雙旺名下現有8家房地產公司,包括上海恒耕置業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置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伊泰置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曹妃甸伊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伊泰景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海南伊泰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伊泰置業 (成都) 有限公司、內蒙古展豐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其中,2006 年成立的內蒙古伊泰置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核心平臺,擁有二級開發資質,注冊資本90億元,總資產近200億元,已形成 “一體兩翼” 布局。以北京、內蒙為主體,東部沿海、西南成渝為兩翼,累計開發面積超 440萬平方米,形成“伊泰天驕系列”“伊泰華府系列”“伊泰晴翠系列”三檔成熟產品線。
??此次接盤上海北外灘地塊,并非伊泰集團首次 “援手” 恒大集團。2022 年,它曾斥資11億元拿下呼和浩特地塊,綁定恒大悅府復工保交樓任務,展現出強勁的資金實力與資源整合能力。
??如今落子上海,對伊泰集團而言,北外灘項目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地產項目,更是其叩開一線城市市場、提升地產板塊品牌力的 “敲門磚”。這家西北能源巨頭能否在上海灘成功“淘金”,仍需市場給出最終答案。
廣州:深入推進城中村及老舊小區改造
2025-08-28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蘇州取消市區范圍內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
2025-08-28進一步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兩部門印發《房地產從業機構反洗錢工作管理辦法》
2025-08-27依法履行反洗錢義務,接受反洗錢監督管理和自律管理。前7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98萬個
2025-08-27分地區看,河北、遼寧、重慶、安徽、江蘇、上海等6個地區開工率超過90%。搶在“金九銀十”前,上海積極優化樓市政策
2025-08-26把握購房最佳窗口期。金融監管總局:滿足在閩臺胞購買自住商品房的合理需求
2025-08-26支持福建的銀行在遵循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基礎上,為具備購房資格的臺胞同等辦理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多地發布“好房子”建設地方標準
2025-08-25立足地方特色,細化“好房子”標準。房企“保價”潮起
2025-08-22多家房企推出“保價”行動。
- 09:25
- 09:23
- 09:11
- 09:09
- 09:08
- 08:37
- 08:28
- 08:18
- 2025-08-27 10:33:07
- 2025-08-27 10:15:50
- 2025-08-27 10:04:52
- 2025-08-27 10:04:00
- 2025-08-27 09:39:14
- 2025-08-27 09:32:59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