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呂穎雅 2025-08-18 09:44:07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我買的那套房,是小區歷史成交價最高的一套。”
??語氣平靜,卻藏不住沉重。2021年3月,余峰在廣州天河奧體板塊的半山溪谷E墅買下了一套二手房——147平方米四房,總價915萬元,折合單價約6.2萬元/平方米。
??“當時看中的是板塊價值。”余峰回憶,那時小區旁剛剛誕生“天河地王”——2020年11月,合景泰富以總價約48億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高達5.1萬元/平方米。市場一片看好,合景泰富隨后打造的臻頤府,被視為天河罕見的高端住宅項目。
??“面粉都快貴過面包了。”余峰相信,新項目的定價會抬高整個板塊房價。可4年過去,他逐漸意識到,自己買在了一個看似穩妥、實則暗流涌動的“斷層期”,通俗地說是最高價接盤。
??被重構的“稀缺信仰”
??余峰買房時,天河奧體被認為是市區為數不多的低密度住宅板塊——環境優越、供應稀缺、價值堅挺。
??那時的市場信仰是:中心區地段稀缺,核心地塊只會越來越少,越早入場越穩妥。
??但從2023年開始,這種“稀缺邏輯”就被改寫。
??中心城區地塊不斷釋放、城市更新提速、新規住宅地塊密集出讓、地價回落、房企拿地趨于理性……種種現象悄然打破了“新地塊利好舊盤”的傳統預期。
??數據顯示,2023年天河區成交住宅用地9宗,成交建面103.77萬平方米,是全市唯一成交量突破百萬平方米的區域,同比增長98%,總成交金額達326.2億元。2024年,天河又成交8宗住宅用地,金額約287.3億元,占全市住宅成交總額的37.2%。
??以奧體板塊為例,僅過去兩年就連續拍出“世界大觀”一至四期地塊,成交樓面價約4.4萬~5萬元/平方米。今年6月,保利發展更以3.05萬元/平方米底價摘得航天奇觀二期地塊。業內認為,該地塊不僅為保利留下極大的定價空間,也重塑了奧體板塊的價值錨點。
??“這兩年拍了幾塊新地,我們小區的二手房就更難賣了。”余峰無奈地說。
??在樓市轉冷與供應激增的疊加效應下,房價承壓明顯。今年6月,合景臻頤府推出現房工抵房,單價降至6.2萬元/平方米起。同板塊的縵云廣州,特價單位也普遍落在“6”字頭。原本高舉的價格標桿,不斷被現實拉低。
??“新盤定價已經踩到了我當年的買入線。可我這套房的樓齡將近20年,產品配置早已過時。”余峰苦笑。
??據貝殼平臺數據,半山溪谷E墅一套與余峰同戶型單位,2025年5月成交價僅590萬元,較他購入價下跌逾三成。
??“不是只有二手房受影響。”奧體板塊某樓盤銷售人員表示,雖然保利發展的新項目在位置上相比板塊內幾個在售新盤略有遜色,但因拿地成本更低,整體定價更具優勢。現在的購房者信息獲取速度很快,大家都清楚新盤價格可能更低、產品更新,很多人寧愿再觀望一段時間,也不急于出手。
??更大的變化在于產品代際更新。新地塊普遍是新規出讓,得房率提升、戶型設計優化,功能布局更貼近當下需求。
??“這些變化,正在撼動舊有的‘稀缺邏輯’。”一位市區樓盤操盤手直言,以往中心區依靠“物以稀為貴”維持價格,如今地塊持續釋放,競爭焦點轉向產品力和定價策略。例如起步戶型設計更極致,以降低總價門檻;高配產品普遍做到南向四開間,空間感更強也更靈活。反觀早年入市的項目和多數二手房,則普遍存在戶型不合理、得房率偏低、配置老化等問題,在客戶眼中“性價比不高”。
??不再有“唯一”
??林靜的經歷,是另一種版本的余峰。
??2021年,她以約1000萬元的價格買下海珠區中海觀瀾府的一套124平方米四房,南向望江、格局方正,是她心目中理想的改善居所。“那時候江景四房是稀缺資源,中心地段更是少之又少,我愿意為‘唯一性’買單。”
??但收樓沒多久,項目前方原本規劃為商辦用地的地塊卻進行調規,改為住宅開發。得房率更高、價格更合理的新盤面世,改變了區域內的供應格局。
??“不是房子不好,而是市場邏輯變了。”林靜說,她所面對的,不只是新盤定價“貼地氣”,更是從前是“只此一家”的心理預期,如今被“后浪”輕易掀翻。
??今年4月,越秀·江灣潮起項目入市,戶型最高使用率超120%、離江更近,高區大戶型起步價“7”字頭,低區甚至5.5萬元/平方米即可選到不錯樓層。同等面積、空間更大的新房,價格比她當年的購入價低了近百萬元。
??“我們小區很多好樓層的江景房,當時入市價都在7萬~8萬元/平方米,如今二手成交基本是虧本。”林靜說。
??貝殼平臺數據顯示,2025年6月,中海觀瀾府成交一套127平方米單位,總價816萬元,折合單價6.4萬元/平方米,遠低于林靜的入手價。
??而類似的劇情,也在琶洲南上演。
??作為廣州高端住宅標桿項目之一,琶洲南TOD售價常年維持在10萬~14萬元/平方米,2023年、2024年連續奪得廣州樓市“銷冠”,是不少高凈值人群眼中的“價值天花板”。
??沒承想,隨著片區一宗商辦用地啟動調規,將轉為住宅用途,打破了原有的“閉環邏輯”。對于旁邊的琶洲南TOD項目業主來說,震動不小。
??不過,市場也有不同聲音。從城市發展和土地利用的角度來看,在核心區域通過優化商辦地塊功能,適度增加高端住宅供應,有助于緩解片區住宅供需失衡的矛盾。
??“‘商改住’短期內確實會對周邊一二手房價產生影響。但從長期看,高端居住板塊的連片開發,更有可能形成新的價值共識。”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對市場而言,真正的穩定,來自于供需結構更合理,而非人為制造“稀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余峰、林靜為化名)
記者手記
??掉隊的不是人而是樓市節奏
??余峰和林靜,都不是盲目購房者。
??恰恰相反,他們曾是最理性的一批買家——買在市中心,選擇當時被普遍認定為樓市“稀缺”的板塊,判斷清晰、邏輯合理。
??可是,時移世易,他們的房子卻跌進了時代的縫隙。
??不是因為看錯了方向,而是因為市場的節奏,早已快過了個人決策的周期和期望值。
??“現在市區競爭就是這樣!”——在廣州樓市,在人們還停留在“稀缺”預期中的時候,新的競爭者格局已經改變原有游戲規則。
7月多項房地產指標下行,止跌回穩工作還需持續發力
2025-08-15市場回穩基礎依然扎實。報告|二手房成交動能減弱,去化周期同步提升
2025-08-14一線城市成交“領降”,二線城市繼續分化。報告|上半年購房壓力有所緩解,近八成城市進入“低壓區”
2025-08-12各線城市房價收入比繼續下降。上半年50城庫存整體下行
2025-08-11部分城市去化周期仍超18個月。報告|百強房企7月業績回落,頭部企業拿地意愿正在修復
2025-08-07單月業績規模回落至歷史較低水平。廣西:抓好“四好”建設,持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2025-08-07要做好保交樓保交房、住房促消費、房地產“白名單”融資、“好房子”建設;有序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城中村改造工作,積極推動商品房去庫存;加大公積金對住房消費的支持力度。溫州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 雙人最高可貸130萬元
2025-08-07職工夫妻雙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家庭,最高貸款額度提升至130萬元;單人繳存家庭最高貸款額度提高到80萬元,大大增強了繳存職工的購房支付能力。廣東:部署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2025-08-05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既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籌集進度,又有效促進了存量商品房去庫存工作。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